• 首页
    Home
  • 竞赛
    COMPETITION
  • 驻留
    RESIDENCY
  • 事件
    EVENTS
  • 教育
    EDUCATION
  • 讲座与访谈
    LECTURE & INTERVIEW
  • 关于A8设计中心
    About A8 Design Center
  •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When An Exhibition is Over...

    2KM ALONG LUXELAKES

    湖岸2KM 

    西南独立建筑师2021麓湖跨界联展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The End ,The Beginning

    2021年4月6日至6月14日,A8设计中心联合31位西南独立建筑师,沿麓湖公共水岸线呈现跨界联展“湖岸2公里”,以设计激活和养成2公里线性水岸的公共空间活性和黏性。


    与真实的建筑项目不同,临时装置具有更广的设计灵活度,更具有实验精神,更容易引起广泛的讨论。毋需考虑更多的现实和规范因素,建筑师有机会以更自我更主观的方式去表达他们当下的状态和思考。跳脱出建筑师日常的工作方式,设计不再以解决问题、满足需求为出发点,所有的材料均为可能,所有的构造方式均为可能。本次联展提供了以设计提出问题的机会,以设计思考当下时代的多元性,以设计触碰公共空间的开放性。
    展览结束之后,本次联展策展人那娜以3个简短的问题再次对话31位参展建筑师,以参与者的视角,重新审视展览的呈现,展览与公共空间的介入与融合。通过对环保与可持续性的思考,探索广泛的社会议题下麓湖公共艺术的更多可能性。


    Q: “湖岸两公里”联展策展人 那娜

    A: 31位建筑师


    点位 1

    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钟显丽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基本达到预期,若重来一次应该会有新的想法。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装置使用材料为钢材,经处理之后可再次利用,建筑的可持续性主要目标就是回收所有使用过的东西,我认为模块化的建筑单元、材料做到方便回收、处理、重复使用且不会造成任何污染就实现了建筑的可持续性。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 最难的部分是现场安装条件和安装方式非常有限,在不破坏原有景观桥梁道路水系树木的情况下,具体设计的位置落在哪儿几乎已被限制死,没有太多可选择的余地。


    点位 2

    UV独特视野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这次的点位比较靠近居住区。从使用的情况来看参与的,家庭小孩还是蛮多的,的确给社区带来了活力。这个符合了我们将弹力装置植入社区的一个想法,非常棒。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弹Li方的理念就是回收利用,永续发展。装置所用的弹力轮胎条都是从前海的深港双年展回收利用的。因此,这次麓湖联展以后,装置也被龙泉山上的民宿“等闲此山中”领养,在他们的院子里继续服务到访的家庭和孩子。我们希望这个机动的装置还有更多的机会进入到其他的社区里面去,成为一个长期的可持续的计划。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忘的部分是使用者们自己发现和开发出来的不同玩法。比如说我们原来设想的躺椅,后来被孩子们当做了滑梯来使用,而且成为了进入蹦床的另一个入口。这种使用者对设计的修正与反馈,我觉得是非常有趣的。


    点位 3

    厘亩建筑研究室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整个的装置呈现还是在我们的预期内的,甚至产生的一些光影效果是我们没有想象到的。我想这也是做一个建筑师的幸福之处,时刻充满着惊喜。就像我在最后火锅趴跟大家分享的一样,如果修改,我想要那两把高背椅子更长,更有戏剧性。然后还能再添加个夜间效果。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很可惜我们事务所在上海,没有办法重复利用这个装置的材料。但这个问题似乎提醒了我上一个问题,如果重来,应该考虑一下材料的重复利用。哈哈哈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这个项目对于我们刚刚起步的事务所来说,最难的部分在于自己的表达,我们一开始就没想做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东西,二是希望借助这一个小小的装置项目来奠定我们对于建筑的思考方式。


    点位 4

    万华产品研发中心 田洁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也许会尝试更实体的空间界定从而增强人进入空间前后的体验感,让球、人、负空间的关系更纯粹, 音乐的体验感也更强。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整体的搭建过程是模块化的,较容易拆解、转移及重建。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这个装置其实有点类似于一个物理艺术现象。做这个项目的时候把高中物理知识重新复习了一遍, 结果施工小哥说这个是属于理想的数据化模型。落地受到比较多现实因素的制约,比如市面上的氦气虽然标出来是98%-99%的纯度,实际达不到,于是对悬浮状态的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最后靠施工队敬业精神试出来的氦气比例。


    点位 5

    四周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我们本来没有特别的预期,就是希望看看别人是怎么思考的,同时也是参加麓湖的一次聚会,很开心。视当下的思考和环境总是在变。所以如果重来,肯定是不一样的。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我们的装置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搭建和拆卸的便利性。我们把他当成一个家具,这也是我们的设计对这次场所的考虑之一。建筑师经常在考虑材料的持续性,环境友好等。我觉得建筑最大的可持续性就是总是有适宜的功能或经营或使用价值。建筑空间有了常用常新的使用价值,建筑自然会被不同使用者精心维护,延续永固。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忘的是如何在组织方给的限价内严格把装置实施出来,如何在景观园路中用最小的人力把装置运输进去。 换一个角度说,我们的装置是在建材市场和现场讨论运输工具和方法的过程中诞生的。


    点位 6

    有样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这次有样的点位展现达到了预期效果,感谢A8各位的辛苦付出和全力支持。个人来说,如果再来一次,我个人建议可以每次设置一个主题,或者某一个建筑师做为host,抛出一个框架,让大家在某 个稍微确切的主题内,用自己的专业来回答,可能会更有意思或者意义。它可以成为一个可持续的,有动力创新的,也跟得上大家最新想法的一个平台。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在我们的展位的材料完全是可以重复利用,甚至重组成新的装置的。建筑设计从某个方面来说,本来就是对于材料的一种重组和利用,如果有这么思考过,设计时就会去优化材料的使用方式以及最大优化适合项目的材料使用方式。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当然是A8的支持和理解啦。一个项目从策划到落地多么不容易,还要服务我们这种被逼迫在各种项目之中的人,确实很不容易。我也很感激有这么一次机会可以促进融合⻄南地区做着独立设计的设计师们,感受到了一种力量。或许萌芽,或者早已生根。再次感谢~


    点位 7

    研筑舍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部分达到自己的预期,但是也存在不少遗憾。如果再有机会,会尝试更简单且巧妙的设计方式。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阅读立方”作为一个产品,从材料和使用上都充分考虑了可持续性。材料层面,采用重组竹“竹钢”,在建筑全生命周期有较佳的环保性。使用层面,装置可轻轻地放置于多种场地,如居住社区、公园、城市边角和乡村景观中,成为一个阅读、交流、共享的“社区家具”,本次展览后将放置于大学校园中。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难忘的是看到不同设计师以不同视角为场地创造出多样性的景观,这是很好的交流和学习。比较困难的是,现场条件有限,机动车无法进入场地,导致制作安装和撤场搬运没能实现装配式,给实际操作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点位 8

    凹叵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我们团队对成果得呈现是比较满意的,达到了预期的80%,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的话,希望经费可以更高,因为根据我们的预设作品高度可以达到6米,更像一棵“树”给人的感觉,由于经费限额,所以将作品进行了尺度上的压缩,最终作品整体高度接近4米。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由于在作品上投入成本相对较高,作品呈现效果也还不错,所以我们团队内部讨论的结果是,只要在保证作品形态不改变的前提条件下,希望作品能够被保留下来作为麓湖山林溪谷的景观之一。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的部分是将作品落地的环节,需要与施工单位一起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找到适合的材料、将电脑模型切割成适配模型切割机能够切割的出挑构件、设置主体承重结构的龙骨以及在现场与工人一起人力搬运1.5吨的作品构件都是很难忘的经历。


    点位 9

    存在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达到了60%,大体形态我觉得是基本上清晰的,主要原因还是我自己眼高手低,尺度没有控制太好,体量有点单薄和弱势。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材料再利用一直都是我们的设计初衷,但是比较遗憾是每个构件上有两个小孔,作为垃圾桶再利用可能不那么完美,但是按目前大家的生活习惯套上垃圾袋完全不影响使用。拆掉后让路人自行领取是最少成本的方式。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我觉得最难的事就是保证结实的安装,但是施工队的师傅比我有智慧很多,我的难点在他们手里都是小事情。


    点位 10

    WT Architects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基本达到了自己的预期吧,任何一件事情重来一次都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想法的。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装置已经搬运回了工作室,暂时作为入口的一些展示使用,后续会思考还有哪些可能性。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和装置还是有所区别,不仅仅是物理层面的,更是关乎到人的使用,与社会的关系的,建筑空间是否可持续的被人接纳使用,是否得到社会的长期认可会比本身物质的再利用更有价值。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的部分其实是听现场小伙伴反馈的木料运输吧,设计的时候确实是把搞到一整根木头这件事情想的稍微容易了一点。


    点位 11

    合造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达到了预期!这次展览是一个和大家交流的机会,看到了很多建筑师朋友的作品,很有趣,我很受启发,如果有再来一次的机会,我们也会更有趣,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其实,我们挺想再利用这次装置的材料,也是这个原因。我们用了轻质的钢结构来完成这个装置,只是再利用还是会受限于成本、储藏空间、利用时间等条件的制约,所以从此时此地的机缘出发,还是决定放弃再利用了。延展开来想,其实可以讨论到建筑可持续的这个话题上。通常我们会认为钢结构建筑,木结构建筑,再观念上都是可以重复利用的,但仔细想想,这种可持续的建筑其实是需要产业生态支撑的,而目前的行业现状似乎还没有发展到这一步,说不定,这会是行业发展的一个“可填充的缝隙”,也许会生长出这个行业生态里的创业机会呢,期待!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忘的部分是交流!和建筑师朋友们的火锅聚会,和媒体朋友们的桥洞下喝酒,思想的碰撞往往会有高潮。


    点位 12

    白洋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在作品建成效果方面,基本实现了自己的预期,但在作品的公众回馈方面没达到预期。好像作品只和设计者有关——作品的艺术性、社区环境、参观者、网络传播方式这几者好像没有形成凝聚。不过就麓湖整年高频率的设计活动来说,完成好这个展览实属不易。如果有机会会有新的想法——可能是全新的想法也可能是新的调整。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有接近一半的材料会被再利用。建筑如若能做出超越功能的价值,就有了可持续性和延续性,所以我并不孤立地看重材料这方面的属性,重要的是建筑本身的价值。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难忘加工、搬运及安装的过程(也是最难的部分),难忘在木柱上书写的过程,难忘和参与活动的朋友交流的过程。


    点位 13

    朗读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我们这次点位还是很满意的,作品和环境整个融合在了一起,互为衬托。如果重来一次,我可能会选择另外的方向来表达,也许会挑战一下更有难度的场地。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这次展览的材料都是金属制品,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我想拿回来做成办公室空间的隔断。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其实整个过程都很愉快,团队伙伴和施工团队都很认真做事。大家收获也很大。比较开心的是作品还挺受游客欢迎。偶尔有朋友去看了展览拍了我的作品场地里面都坐满了人。


    点位 14

    VARI 几里设计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呈现效果达到了预期,美中不足的点是展览期间碍于气候原因,装置本身的材料特性受到了挑战,连续的雨水冲刷后作为表皮的黑色缠绕膜产生了变形,对展示效果起到了影响。再来一次的话会有更进一步的设计调整,更充分地考虑气候因素和展示效果。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撤展后,材料会再次利用。本身设计初期就有考虑到这类临时装置的用后处理方式,所以,以在工厂里可百分之百回收造粒的黑色拉伸缠绕膜为主材。在当下,建筑需要从古典主义的“永恒”中脱离出来,“可持续性设计”和“生态修复性设计”已成为主流。当然,不光是材料层面上我们需要考虑“可持续性”与“延续性”,最为重要的是设计机制上的整体“减熵”,减少冗余的设计。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的部分是在现场与施工方的沟通协调上,图纸到落地永远是最难的一步。最难忘的则是亲眼见证了麓湖花大气力组织的这场盛会的完美的呈现。有幸参与是我的荣幸。


    点位 15

    玖叁设计工作室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展览的呈现,从形态到材质跟预期都是有一段差距的。布展的初心是一个纯粹的自我表达,大部分的建筑师也是。UV独特视野的做法比较特别,更多地从他人使用的角度来考虑,以循环利用的材料来实现,很有社会意义。给我很大启发。


    不过有机会重来的话,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方向。尽管自己的所做所想不能像UV那样具有普遍的意义,但却是源自我内在的力气,能给外界带来的可能的一点点不同。这或许也是大多数人对于自我价值的追寻方式。用这种形式把作者与观众联系到一起,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而因为每个建筑师的自我坚持,形成的最终展品的多元性,也更符合这次展览的初衷。


    对于技术层面上,的确应该多做一些试验和调试来保障落地效果,以后会多加注意。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展览用到的主要材料是钢筋和碎布匹。都是市场化的常用材料,有成熟的回收产业链,基本不会产生建筑垃圾。对于如何利用原生态材料,或者回收旧材料来做建筑,本次未能做专门的探索。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忘的是布匹装上钢网的过程中,还未完全绷直时,下垂的锥体里经过层层漫反射的晶莹的光线。是一份预料之外的美。我没能早发现材料的这个优势,结果错过了。很多时候我们来不及完全了解,便把一件事一个人摆在了生活中不是最正确的位置上,不知道又错过了什么。


    点位 19

    天仝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 虽然有些小遗憾,但是呈现的效果应该说基本和我们的预期一致。因为施工方中途退出,所以当时会十分在意能否在三万元的预算内完成建造,所以采购方面控制比较紧。后来惊异发现其实还有百分之二十的结余。如果再次修建,我想会选择质素更好的竹子和木材吧。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 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亭子的寿命,选择的都是自然可降解的材料。竹子从安装开始,就逐渐在变化。木头的寿命会更长,之前一直在盘算,如果亭子拆除的时候,木头的状态还不错的话,我希望能用来制作一张给事务所的大桌子。我认为建筑的可持续性的一个面位就是充分考虑物料的物性和获得方式,选择合适的工艺和基本一致的预期,其后就交给使用者了。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 我觉得最难的部分是克服第一次完全由我们自己设计、同时还要自己建造的焦虑。后来发现其实这种方式有不少正向的地方,我们可以控制的更为精细,而且及时对不合理的地方做出调整。所以总体的呈现算让我们满意的作品。这也给我们更多的鼓励去在未来完成更多设计建造的实践。


    点位 20

    相对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 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 西南独立建筑师在中国算是起步发展较晚的一个群体,被关注的程度也相对没那么高。这次联展不仅是西南建筑师的聚会,我们相互认识了解,也是通过麓湖这样一个优秀的平台向全国的一次展示。说到遗憾就是开始我们被尺寸限制想法,提高互动性能使作品更加有意义。


    Q2: 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 我们会将作品中使用的模型和耐力板进行回收,耐力板作为建筑模型材料再次利用。装配技术和干式做业能更好的将材料完整的保留,并可以为材料的下一个用途提供更好的条件。在材料选择上也可以从设计出发,选取更便于再次利用的材料。


    Q3: 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 图纸到落地一定是最难的部分,几毫米的误差使我们花费了成倍的时间去现场组装。感谢我们这次的施工团队。他们非常专业,把我们想法在严格控制预算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落地。再次感谢~


    点位 21

    a9a建筑设计事务所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基本达到预期吧,虽然还是有所遗憾,这次的装置是我们对未来工作乃至生活模式的一种尝试和展现,是具有试验性质的,我们试图在日益变得缺乏温度的人与人之间关系及快节奏的日常中带来一些人性化的部分来软化那些不可逆转的趋势,如果再来一次我们会更深层次的在装置内部更加细致的展现我们对未来是思考试图带来更多启示。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会再次利用,建筑材料的可持续和延续性一直是这些年来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我们这也一直在来不断探讨和强化的其本身,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剧,带来的对环境的污染是不可逆的,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始终遵循建筑是实用性为主,和周边融合协调统一为本,不铺张浪费,绿色环保的节能理念,就比如此次的材料是非常方便再利用的木材质,而他现在已经成为了我们办公室中家具的一部分。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难忘的部分很多,首先很高兴能参与到这次建筑师跨界的展出,我们从设计开始就想从一个小的方向入手,通过深入浅出的方式,试图引申出一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与普通人有共鸣的主题。在找到”载体“的过程中,我们有很多次的尝试,包括尝试新型材料,另类的构造等等,而最后敲定了这个”一眼就看上去很有趣”的家伙,通俗易懂,和周边浑然一体。落地过程中在和“周边呼应的”材质选择上我们尝试过玻璃钢,黑玻璃等,最后还是用了最自然,最接地气的银色镜面玻璃,看到整个体现的“干净”的感觉,我就觉得这回是对了。而玻璃材质本身和其他材料的接口安装上需要克服一些技术问题我们用了钢板定制L型卡托,将卡托固定在木基础上,成为玻璃的首重支撑的办法得以解决。


    点位 22

    宋玮建筑工作室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我们对于展览并没有太多的预期,我一直觉得装置类设计,尤其是短期装置对大众生活的影响和意义都不大。最小的介入其实是在这样的主题下我们的策略,我想这个定位,即便再来一次应该也不会有太大的调整。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我们除一块亚克力外,主要的材料都是不锈钢。钢材本身就是一种可回收材料,撤展时只要说这个不锈钢可以被回收卖掉,就会有人来收走,市场逻辑下的回收。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我们概念是希望最小的介入,但在这样聚集的展览中,如果真正意义的做到举重若轻,其实并不容易。我们最终就是做了一张长桌把我们的设计以光栅图像的方式放在上面。如果说有遗憾,桌子应该做的更简单一点。


    点位 23

    UrbanX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算是50%达到预期了吧。 如果可以重来,可能会做一个升级版的。下次会在装置的材料颜色尺度、装置的活动方式、互动行为、音响和灯光效果上,都会做很多改进。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它的生命并不会因为展览完成而结束。这是一个1.0版本试验品,我们会把它拖回来继续试验,希望下一次的2.0版本是个更成功的折叠互动装置。之后或者改成桌子架子什么的,具体怎么用都还没有想好,材料不可以浪费!希望它能以不同的形式与功能被使用,从而具有长久的生命力。我们用材料做了一个东西,一个新 “生物”出生了, 不管美丑如何,之后都希望它能继续活着并生长,记忆随着一次一次的重新利用叠加起来,故事得以完善与延续。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的就是我们的装置中原先设想的互动部分的落地。虽然是个巨小的装置,但是依然涉及到各个专业方面的人员配合和时间的协调。我们对时间预估不足,没有做足互动设施的动态、灯光、声音各方面测试,尤其是现场情况的测试。 最难忘的是现场安装时候,春风徐徐,湖光粼粼,自己脑子里设想的东西就搁在哪儿,光亮的不锈钢反射着湖面波光一闪一闪的,还可和路过的航船打个招呼,特别美好的。


    点位 24

    凡筑设计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超出预期。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展览用材为铁与预制水泥块,铁为可循环利用材料,预制块是我们在预制厂借的,厂里的朋友会拿回去用。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拆除比较难忘,事物的消失的过程往往比呈现过程更打动人心。


    点位 25

    直现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首先非常感谢A8的组织,让我们有这样一次非常有意思的展出,学习和收获了很多。回头看看的话,于我个人而言,效果没有达到预期。主要原因在于自己对于场地和展示的纠结,以及开始对于本次展览定位有一些不太清楚的地方。开始一直有点纠结到底是展示自己的作品还是应该做的更加公共装置性一些的东西。后来我把这两个主题结合在一起,反而感觉做的不伦不类。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可能会更加少一些个人化的东西,做的更加和参观者互动和装置性一些。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原计划是撤展后,展览装置搬回工作室,用作工作室的装置或者以后展览用。考虑到这个我们在下面都安装了轮子。但是经过两个月的室外展览后,在上周撤展时发现,可能是装置的制作工艺不是太到位,很多地方损毁和生锈比较严重。所以最后就请工厂回收了金属框架。


    其实正式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永久性的(50-100年使用年限),所以我个人认为在设计时不用太考虑使用多少的可持续性材料,相对的只要是污染较小的材料就行。反而更重要的是通过设计和材料怎样体现出建筑对于城市和社会的意义,我认为才是更应该关注的,毕竟50-100年或者更久的使用年限,已经超过了很多人能够看到的世界。


    同时,我觉得建筑应该关注的可持续性反而是能耗方面的,这部分对于当下是更久迫在眉睫的影响。怎么样通过建筑被动的节能,减少能源的消耗,是需要每一个人思考的问题。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除了时间紧一点,其实也没有太难的地方,反而是自己给自己找了个非常难的场地。可能最难忘的地方是A8同事克琴第一次带我沿路参观场地的时候,她一不小心踩到泥里面去了,靴子弄的比较脏,又不好意思马上擦。我也很尴尬,又觉得很抱歉又觉得很好笑.... Anyway,克琴在整个活动里面非常负责和帮助,很棒!谢谢A8团队!    


    点位 26

    00Group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展览的成果还是基本完成了预期,看到大家和大白玩耍的场景感觉很有成就感,除了不锈钢镜面的施工实在是有点差强人意。 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的话,可能会考虑更加简单的内部几何处理,以及可能会考虑更容易处理的材料,让装置更加open一些,与人的互动更强一些。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撤展后装置会先被回收到雕塑工厂。如果有条件,当然希望装置能够以其他方式与人见面。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前期概念确定上费了一些周折,想要怎么在有限时间内最大限度的展现我们的设计观。但最难的还是要算最后几天在工厂等着它完工。不锈钢打磨需要花费的工期确实超出了我们的预期,好在最后有惊无险的完成了。感谢A8小姐姐们最后的支持。


    点位 27

    岩川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点位的呈现超出了预期效果。如果有机会也可能会尝试另外的设计想法。但在现在的想法之下,现在的完成效果已经很好了。如果有机会重来,应该还是会选择现在这个,可能在装置的耐久性上会再优化一下,毕竟现在是按照临时构筑物来建造的,材料跟构造都不能很持久。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由于项目时间比较紧,前期确实没有太关注可持续性的问题,只想着怎么样能够在现有造价基础上,又快又好的修完。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应该会把可持续性作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来考虑。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我以为最难的会是跟甲方沟通并确定方案,因此还做了一个备选的方案,结果没想到直接就通过了,想象中最难的部分竟然成了最顺利的,这也是阶梯美术馆项目最终能够完美呈现的最关键的一步。


    点位 28

    門口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与我们设想中的效果几乎一样,托了麓湖美景的福。最好的设计是随着时间、地点变化的,永远都会有新的想法。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就是最好的可持续性策略。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是找施工队,费用太低,好点的施工队基本不会接,所以中间耽搁了很长的时间,要谢谢基础建设的支持。再次感谢~


    点位 29

    y/x design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还是有可以完善和改进的地方,水面的反射效果还不够理想,如果重来一次,会选择更换表面材料,如水波纹不锈钢片或定制光栅片的形式来改进。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会的,因为原本在设计时就考虑过后续的再利用问题,所以会选择以桌椅为参考的人体工学尺寸的装置.目前装置在成都近郊一家训马场的咖啡馆里再度发挥作用。


    建筑的可持续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且其定义在随着社会的变化而改变,而且其实际的可持续性也随着使用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设计师能够介入的范围是一个在预算和技术允许范围内的折衷区域.我可能更加关注建筑的可延续性,因为建筑的生命周期中功能性的阶段结束后,才迎来百花齐放的,野蛮生长的重新适用的阶段. 这个阶段对于建筑既有历史的沉淀,又赋予新生命力,是最有意思也是最适合设计介入的阶段。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难的部分还是协调和生产阶段,因为个人原因,这个项目主要是远程沟通,所以协调打样阶段是最困难的。


    点位 30

    小隐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达到了预期,甚至因为后期有不同人群参与其中,让我们的设计开始有种动态成长,我们也在这个过程中调整了展览的部分内容。


    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可以再极致一些,做出一定的取舍,将我们要表达的一系列故事和概念各自单独展现。希望对材质的理解以及耐久度使用上更加透彻一些。比如在悬挂的阳光板上加装封边的边框。还有阳光板的粘接胶的选用会更仔细。这些也是需要做出更多的测试和实验的。希望从另一个角度来诠释相同材质的可能性。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装置最开始就是基于良好的活动性与互动性开展的,最后搬走的时候也和预想类似,可以利用的部分已经搬回事务所成为办公室的一部分。


    如果建筑或者构筑物是可以拆解的,那么后续他的生命可以用另一种方式得到延续,比如小尺度的家具等。建筑的可持续性与延续性不仅仅在于存世多久,更在于使用者的参与、互动,使用痕迹甚至破损、根据后续实际使用功能的调整甚至摧毁,这些都是建筑的生命历程,在内核不变的情况下,可以被感知的情绪场域,这种特定情绪的延续是最好的可持续性,而不单单是形态或者材料的延续和可持续。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最困难的部分是与施工人员达成思想共识的过程,设计不仅需要感动自己,更需要被所有参与者感知,而施工人员即是我们设计的第一批感知者,需要让他们领会我们全部的设计意图,才有可能打造出最原本的设计思想。


    最难忘的部分是开展后恰逢节假日,人流密集的时候不同人群对于我们的设计的现场评价,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于我们设计的可能性甚至比我们想到的还要更多,这也让我们觉得设计的情绪切实地传递给了每一个来现场的人。另外就是展品制作的过程,团队和工人一起动手把他们打造成我们想要的样子,我们亲眼见证并参与了整个装置诞生和成长的过程。


    点位 31

    MUDA慕达建筑


    “湖岸两公里” :31位建筑师答“如果可以重来”


    Q1:这次展览的点位呈现,是否达到自己的预期了呢?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会有新的想法或调整么?


    A1:基本达到了设计的预期,甚至建成后的体验比效果图更加生动和直观。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的话,我们可能会尝试更多不同的材料。


    Q2:撤展后,装置或使用的材料是否会再次利用?由此,您是如何考虑建筑的可持续性和延续性的呢?


    A2:撤展后我们的镜面和水纹灯还可以循环使用,最初设计建筑外层表皮的气泡膜也是考虑到材料的回收和循环使用。


    Q3:从设计到落地,最难的部分,或者最难忘的是什么呢?


    A3:“潜望镜"的设计原理,让很多体验者从最初的“没看明白?”到琢磨后的“原来是这样!”,人与装置互动的这个过程,让我们很兴奋,也是最难忘的一部分。



    出品:A8设计中心

    出品人:梁蕊

    策展人:那娜、邓巧

    技术支持:黄禺

    策展助理:刘克琴、甘涵虚、赵羚芝、高子淇、夏凡、赵君曼、韩嘉方

    视觉设计:于嘉玥

    视频剪辑:刘克琴

    合作机构:万华景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