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Home
  • 驻留
    RESIDENCY
  • 事件
    EVENTS
  • 教育
    EDUCATION
  • 展览
    EXHIBITIONS
  • 讲座与访谈
    LECTURE & INTERVIEW
  • 关于A8设计中心
    About A8 Design Center
  •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除优胜团队外,其余参赛团队根据团队名首字母排序)


    #01


    优胜方案 | 树影食堂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空地工作室  Vacant Lot Office


    赢得最终优胜的空地建筑,以“树影”设计灵感,通过舒适的尺度和视觉落点,为食堂打造了轻松愉悦的用餐氛围。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谈及项目的灵感构思,空地建筑主创设计师黄飞霞说:“很理解上班族的辛苦。因此是抱着能为忙碌工作的人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用餐空间这个想法开始的。”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某个工作的间隙, 黄飞霞注意到墙面上有一小片被窗帘“过滤”后映射出的光影。这偶然、短暂却极具力量的日常浪漫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之为出发点,引发了“树影食堂”这一概念。


    想象笔直排列的树,透过阳光照射在地面形成一排整齐划一的树影, 在树影及漫射的光影之间人们席地而坐就餐;而“树影”做为平面分割的逻辑及视觉效果营造的落点,成为了组织整个设计逻辑的要点。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树影”做为分割空间的隔断,使用了雾面半透的材质(树脂或阳光板),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树影”来缩小集合用餐区的尺度,同时在视觉体验和空间体验上不是封闭的,而是有延展的;再者,不同的半透“树影”,在灯光的配合下可以实现各不相同的漫射、折射、或平面视觉效果,从而回应了“树影”这一概念,并通过它来增加空间的趣味性。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将取餐档口设于整个边沿靠厨房处,并拉长至其中一个通向室外的入口。这个入口做半开放处理设置为早餐档口。一方面可以在不进入用餐区的半室外就解决部分人流量,提高效率;另一方面让食堂更具公共性。同时在用餐区中心加入一个中岛式的档口,直对另一个室内入口,也是起到了分散人流及提高效率的作用。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关于生活的洞察,不仅成为设计的灵感,也成为设计的出发点。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黄飞霞对于食堂这一空间的使用,有着自己的见解:“传统食堂往往是由一个大通间式的排布来满足排座率的需求并体现其社交公共性。可是,就高效的现代职场生活而言,就餐时间很短、食堂食物类型更为多样,又加之有社区人群的融入;因而大通间式的排布通过它尺度上的大和单一流线,制造的反而可能是一个相对嘈杂、流线拥堵、且有人群压迫感的用餐环境。”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本着相信尺度的无限放大和让人群相遇,不一定就是公共空间的属性,也不一定能带来有效社交这样的想法。


    新声 | “私心”与“平衡”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空地工作室主创

    黄飞霞


    空地建筑主创设计师黄飞霞曾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建筑学院(GSSAP, March),并于霍巴特与威廉姆斯学院(Hobart &William Smith College)获取学士学位。


    成立不满一年的空地建筑坦言,还在寻找自己“理念”,希望在践行的过程中, 设计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实现一些“私心”;也许是一种纯技术上的挑战, 也可能是一些观念的表达。在工作中最注重不要迷失“私心”,但更不要让“私心”成为一厢情愿。


    除了保持“私心”,做好平衡也是空地建筑努力学习成长的目标。相信赢得本次竞赛将成为这个年轻的团队实践自己理想的开始。


    #02


    筵园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变余构造 Palimpsest


    “一张长长的筵席之桌,与一个被果蔬环绕的食物园。”对于项目的创意灵感,变余构造主创设计师寇宗捷介绍道。


    变余构造认为,食堂的日常性其实是这个项目最大的难点,即如何打造一个与众不同但又充满意趣的社区餐饮空间,在相对极端的场地条件下兼具功能的合理与空间的独特。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食物园其实是一开始就想到的概念,想要用果蔬环绕人们,随着四季变化,食堂的空间色彩也在不断变化,从色香味意形各个方面打开人们对于食物的认知,让健康的餐饮理念慢慢渗透进入日常的生活,在工作之余以食物为媒介连接人体与自然。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同时位于地下室的现场中有很多柱子,它们顺势成为了我们盛放果蔬的轻食岛,在弱化了柱子的序列对于空间分割的同时,也利用了现有的结构作为空间家具的支撑。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就餐区的设计经历了很多个版本,最后采用的是一张延绵的曲线长桌将各个轻食岛的分区串联。这样的方式不仅极大地利用了空间,满足了350个座位的分布,同时也为食堂空间提供了不一样的自由用餐空间,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作为一个家庭聚落一起就餐”的社区感。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就餐区的设计经历了很多个版本,最后采用的是一张延绵的曲线长桌将各个轻食岛的分区串联。这样的方式不仅极大地利用了空间,满足了350个座位的分布,同时也为食堂空间提供了不一样的自由用餐空间,也是我们想要达到的“作为一个家庭聚落一起就餐”的社区感。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大摆筵席”,即通过陈设特殊形制的座椅组合以重组日常性的就餐过程,如圆桌宴与长桌宴等,仍然是中国民间公共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我们可将“同桌会食”视为一种人际关系亲密的隐喻性行为,在饮食空间中对食物与身体的“整合”的重视,呈现出了中国人情社会中特有的彼此认同方式。


    新声 | 建筑是人与土地的连接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变余构造 Palimpsest主创

    寇宗捷


    寇宗捷毕业于英国谢菲尔德大学(RIBA Part2)、重庆大学。在伦敦、多伦多、杭州、武汉、深圳等多地实践。“我曾在欧洲的森林和麦田里徒手造房,在当地教堂里给上百个英国老爷爷老奶奶汇报方案,到伦敦基本不用电脑设计的事务所工作,在多伦多附近的农场测绘有百年历史的谷仓,上海尝试用机械臂造一把椅子等等,不同的项目都有不同的背景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内容。”寇宗捷说道。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式各样的人,不论是甲方,匠人,老师,学生,大家都在相互学习互相成就,渐渐地自身会变得更加多样与包容。这些都让寇宗捷越来越热爱建筑师这个职业:“有时候感觉人生有点像一部少年漫,从一个岛到另一个岛,不断修炼自己,结交伙伴,打怪升级。”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设计是灵感与造物,人在特定环境下对于特定条件感性的反馈,以理性的方法呈现出来。因此,变余构造在工作过程中最为注重的便是前期研究——灵感的来源以及后期呈现——造物的手段。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以近期的作品为例:山涧堂是变余构造为松阳石仓设计的一个社区综合体,他兼具社区服务、市场以及民宿的功能。设计从当地的文化现象开始,以特定的空间形制与山水关系为媒介,并采用了适宜的建造技术与材料。而对于祭祖时香火堂内摆满祭品的长桌的思考也延续到了这次食堂设计之中。


    场地用地大小与建筑尺度与分布在石仓各处的祠堂与香火堂相似,传统的客家建筑是以小天井为线索组织空间,形成聚居空间。山涧堂的建筑平面同样采取了长天井的组织形式,天井的分布在不同层之间变化,形成了别样的中庭空间。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建筑一层为架空层,尽可能地保留茶田,并利用向上的交通空间作为放映空间,将市场、超市与便民中心置于二层,以获得良好的景观与天井采光。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最后居住单元置于三四层,并通过连廊形成属于自己的公共空间。每一层的大平台都是村民的公共活动空间,可以满足各种日常需求。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于人于物于存在,创造出真正有意义的空间。变余构造这个名字来源于我到谢菲尔德之后第一个项目的第一个小任务,Palimpsest,它代表了我们的设计理念:建筑既是人与土地的连接,也是材料上的地表存在。设计于我们而言便是从人类学的角度审视空间,基于人文与科技构建新的人造地表。


    #03


    园中园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衡建筑 Modumatelier


    衡建筑竞赛方案“园中园”的设计灵感来自对场地的判断和生活方式的期许。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一方面总结抽象了成都及麓湖的元素,形成整体空间氛围,提取“红色巨石”为意象,设计一个有亲近的感受的体验性食堂;另一方面尝试设计一种打破地下空间常规认知的自然野生的就餐体验。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衡建筑认为,项目条件的局限在于空间缺少自然光,作为就餐空间难免有压抑的氛围。对此我们尝试用一种回廊的空间形式来创造一个室内中庭。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期待身处中庭仿佛置身自然之中,灯膜来拟态自然光的存在感。配合室内植物来营造一种在庭院就餐的舒适体验,也是为了打破传统食堂体验的一种新模式。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就餐形式联结着很多人的行为感受:身体、食物、距离、时间、场域和节奏等。团队尝试围绕着时间和节奏去区分两种不同方式。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一种是快速的、个体的、基础性的形式,将其排布围绕在明档周围方便的地方,用吧台椅和长桌的形式来划定一种独立个体的就餐空间;另一种是舒适的、放松的、慢节奏的和聚集的形式,将就餐自由地散落在在中庭之中,和室内植物与粗砺石块相搭配,还原一种野生且奇妙的就餐体验。


    新声 | 在新与旧之间维系平衡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衡建筑 Modumatelier主创

    周睿哲、杨竣博


    尊重文脉并回应场所,将被视为”传统与历史”的某种既存物进行当代性的转译,在“新与旧”之间维系平衡,是衡建筑践行的理念,一如衡建筑工作室的名字。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团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习与实践,让他们感受文化差异,认知到不同文化间类似的底层逻辑,偶然间的触动常常驱动着设计推进。衡建筑认为设计是为了解决已有的问题,优化场地特征。最难的也是最重要的,是不断突破舒适圈。希望通过设计师这个职业,实现原生与童真。


    #04


    家的食堂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New Office Works(NOW)


    来自香港的设计团队NOW,将食堂空间化为“城市的缩影”。


    “我们很喜欢食堂这个主题,因为它有很强的功能性和普及性, 所以我们想象的食堂本身就像是一个城市的缩影。它的用餐区域有着像城市街区(City Block) 般的稳定架构,有效率地提供功能空间,亦同时要具有各种灵活公共空间来回应不同的需求。”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譬如像纽约网格式街区被百老汇切开,形成时代广场这样的特殊城市空间。我们食堂的设计便是注入这些像城市般的功能元素,同时也有融入公共空间的特性来鼓励人与人交流的场所。” NOW团队介绍道。


    根据基地的现有情况,NOW团队在功能分布上选择了用清晰的方法来分开档口区和用餐座位的范围。根据现有的后勤走廊布局,明档区直接设置于后勤走廊旁,方便出入货与厨房相连。档口的立面以统一的设计风格来加强空间的完整性,亦同时利用清晰的档口招牌和档内墙身的颜色来分辨各个不同的档口的食物类型。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城市中除了不同的功能空间外,街道便是另外一个重要元素。它不仅是人们流动的主要途径,更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和活动的重要场所。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食堂的设计里面档口和座位这两个主要功能之间被一条“街道”所隔开,从食堂的主要入口开始便可以清楚看到街道的一边是各式各样的档口,由主入口旁边的轻餐饮,到干锅,冒菜,到食堂另一边的粥粉面,综合性中餐和烧味档等,档口们像一条室内食街有条理地地排列出来,亦同时提供宽阔的空间避免因人多堵塞的情况。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这街道的另一面是用餐区,当中有各种不同的座位类型,例如有卡座,吧枱,咖啡室长凳,和多人长枱等来营造更接近人本尺度(human scale) 的亲切的用餐环境。沿着街道的两旁亦有一些多功能的 “交谊小岛”,提供调味料和外卖打包的空间,或是快捷用餐的桌面。食堂的愿景在于这日常生活细节中找到人与人交流中的亲切一刻。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干脆利落的空间规划与诸多功能性的细节设计,注重社交性的就餐区设计,展现了团队成熟的设计手法。


    新声 | 设计是一件真实和踏实的事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New Office Works  主创

    谢怡邦、丁慧中


    NOW团队的两位创始人谢怡邦与丁慧中在香港长大,同时也在国外(纽约,伦敦,西班牙)和国内(北京和上海)学习和工作过,这些经验对他们来说都非常重要。


    “不只是在每地方都会学到当地的文化历史,而且也因为每次环境改变也必须逼自己去应环境,这些经验对我们的设计也会有很大的帮助,让我们不会只想到用单一或是旧有的方法来回应眼前的问题。”NOW说道。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对NOW来说,设计应该是一件真实和踏实的事,不过分地去做一些表面功夫,而是在每个细节里看到设计的智慧。所以在每一个项目里NOW都对功能非常重视,怎样用最有效率的方法来解决问题的同时也能富有诗意,和激发人的想象力,是NOW团队在工作过程中花费最多精力和时间的地方。


    NOW的工作除了塑造建筑体系和空间的呈现外,另外一个重点是透过建筑作为载体来体验时间改变的状态。怎样把新旧共融?怎样满足当下的需求同时却不失去历史的回忆?这些文化和情怀的记载是建筑设计除了满足功能以外的重要意义。


    在NOW设计项目香港西九龙文化区的Growing Up展亭中,希望把香港里不同的城市元素融入这个新的文化区里面,在设计里面可以看得到不同的传统元素,但是却不是模仿,而是用现代的手法来呈现。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先要非常了解自己行业里面的历史和它怎样运作,同时灵活和会变通地跟行业外的环境沟通和合作。只是懂自己专业,活在象牙塔里面没法做出打动人的设计,同时随波逐流亦只会加快迷失自己的速度。”


    #05


    岛与岸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全体建筑


    全体建筑把他们的设计方案称为“岛与岸”,设计受到了大自然的启发,尤其是麓湖蜿蜒的水系和优美的岸线,希望创造一个“微缩的麓湖”,让大自然能以某种抽象的方式重现。人在空间中自由放松的活动,如同身处一片漂浮的群岛之中。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设计用一条连续界面串联起一个“空间架构”。一方面,它回应了一系列技术矛盾,如功能划分、空间界定、消防疏散、采光照明等等,另一方面也打开了空间多元场景的可能性。


    “与其他餐饮空间相比,食堂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集体性’和‘社会性’。食堂除了是吃饭的地方,还可不可能是一个办公空间?一个社区广场?或者是一个城市的街道?通过这种“自问自答”的方式,我们希望跳出传统思维的范式(Paradigm shift),让设计获得某种自由。”全体建筑介绍道。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相对空间的“外观形态”,全体建筑更加关注空间“能够如何被使用”——食堂在“一日三餐”之外的时段,空间是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的。因此,提高空间的灵活性适应性,让空间全时段运转起来,是设计能够创造的附加价值。


    由此,全体建筑借鉴了荷兰结构主义(Dutch Structuralism)“多价空间”的概念——空间“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提供多元的使用场景。


    在提案中,团队考虑了一系列特殊的使用场景,包括对外服务、非正式办公、卡座吧台、集体活动等。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新声 | 建筑师是“中介者”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全体建筑 主创

    刘琮晓、刘潇


    谈及设计理念与对设计的认识,全体建筑两位青年主创建筑师认为,设计首先应为大众和社会服务,建筑师的自我实现在其次。空间是一个“容纳差异的框架”,通过这个搭建这个“框架”,年轻的全体建筑在努力寻找一种设计的“自由”状态。


    “设计”很重要,但也许现在变得“过于重要”了。“设计”不是建筑师在某个瞬间产生的创意,而是足够的“沟通”。沟通不仅包括自己观点的表达,还需要接纳并包容不同的价值观。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建筑不是一个人的舞蹈,建筑师的工作需要他人的参与和支持。沟通不仅包括自己观点的表达,还需要接纳并包容不同的价值观。全体建筑尝试把自己视作“中介者”——让建筑师,业主,公众,每个人都能够参与到“设计”的过程中来。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全体建筑有“研究型设计(Design by Research)”的习惯。在设计之前,搜罗一系列相关或者不相关的信息,凡是工作过程中想到的,都记录下来。这些思维片段并不能生成一个具体设计,却能有效构建起对项目的基本理解。“我们希望保持一种天真自由的状态。至于设计最后能走到哪里,很多时候我们自己也意想不到。”全体建筑如是说道。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06


    TABLESCAPE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世建筑设计事务所 STUDIO OF SAI 


    SAI 竞赛项目灵感来自于对中国历史上聚餐空间的硏究。从“文徽图”上得到了启发,从而希望能把园林元素与桌面设计结合,设计出一个能定义空间的桌面。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因此我们亦把方案命名为TABLESCAPE,故命思义亦即是一个桌上风景。在空间设计上我们借鑑了巴蜀园林的一些案例及一些现代饮食文化的佈局,结合而生。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対于本次竞赛的主旨及诉求,SAI把重点放在于如何让设计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以及适合灵活多变的使用,分析了多种就餐与交流的形式。


    “我们的设计基本上就只是一张26米乘26米的大枱,它是可以让人随意使用,也可以说是多功能性的;但透过不同的方式在枱面开洞和地面高地不一的处理,我们创造了多个不一样的场景。”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SAI的方案中,人们可以站著吃,围著吃甚至席地而坐,使用者更可以随意发挥如何时用。在这前提下, “挖掘食堂设计的更多可能”不只于设计上,也引伸到使用者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在这次竞赛中,我们不断地思索什麽才是适合现在及末来的就餐形式,如何反应出当代的饮食文化。因此我们团队就过去的就餐形式在使用时间上,使用人数上,就餐的人体工学上作出了不同的归纳分析,从而结合园林设计的思考创造出新的就餐形式。"SAI团队说道。


    新声 |忘记固有,重解本相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世建筑设计事务所-SAI 主创

    翁世俊


    SAI主创建筑师翁世俊是一位建筑师,室内设计师同时也是一位建筑教育工作者,是香港设计学院及英国林肯大学建筑课程的客席讲师。在成立事务所前,曾执业于香港及日本两地,负责多个不同类型重点项目。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对我而言设计就是对周边寻常事物的重新思考及理解,透过推理,论述及实践来改善人的生活。在工作过程中我们非常注重设计概念的推敲及发展,我们认为设计概念就是一个项目的灵魂,只有清晰强烈的设计概念才能把一个项目中复杂繁锁的各项细节连贯在一起,成为一个能够感动人或具影响力的作品。”


    SAI相信建筑是历史与未来的桥梁,追朔及认识过去才能带来真正的创新。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都会积极了解场所与地理,文化和社会领域上的感官历史。


    在巴黎圣母院的提案中SAI发现其屋顶设计在历史上多次发生改变,从而探讨作为权力象徵的设计应如何回应末来的诉求,因此有了Roof of Mist的这个提案,一个回应人民意见的不定形屋顶。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


     6位设计师关于“吃”的Battle,麓湖食堂设计竞赛专刊